「國際保育生物學學會(SCB)」針對「宗教放生」問題發表聲明
呼籲宗教放生體現保育原則
由全球從事保育與生態多樣性研究人員所組成的「國際保育生物學學會(SCB)」,日前針對盛行於華人社會的「宗教放生」問題,對生物多樣性所造成的不利影響,發表公開政策聲明,呼籲當地政府應通過強制性規範,管裡不當放生行為。因為不當放生行為和過度開採、環境污染…等問題一樣,已對世界各地的生物造成危害。
針對目前被立法院「經濟委員會」擱置,為規範不當放生行為的「野保法」修法,本會再次呼籲立法院「經濟委員會」,盡速排入審查。
【國際保育生物學學會(SCB)政策聲明】2016/6/16
行動呼籲:讓宗教放生體現保育原則
撰文:Stephen M. Awoyemi、Fred Kraus、 Yiming Li、 Kit Magellan 與 Jame Schaefer、國際保育生物學學會 (SCB)宗教與保育生物學工作分組 (RCBWG)、宗教與保育研究合作小組 (RCRC)
問題描述
世界各地的生物多樣性均面臨巨大問題,包括生物入侵、棲地喪失、棲地零碎化、過度開採、污染和新興疾病1。這些問題複雜、多面,因氣候變化而惡化2。隨著這些挑戰而來的是不斷變化的社會,人們逐漸通過科學探究,以更廣闊的視野看待人類行為對生物圈造成的影響。這一意識促使社會各界的責任感日漸增強,宗教團體也不例外。如果宗教團體願意努力確保地球擁有可持續發展的未來,就應當妥善處理現今在亞洲、北美、澳大利亞及世界其他地方盛行的放生問題。為了保護生態整體性,應當讓放生形成新的認識,採用新的方法。
放生(英文“prayer-animal release”、日語“ほうじょう”、藏語“ཀོམ་ཁོམ་གོམ་ངོམ།”)是佛教徒、道教徒及其他宗教教徒的修行方法之一,即釋放被捕獲的野生動物以證悲憫、善良之心3,以期得善報、種善業。然而,目前放生的做法會引起環境問題和生態問題,有悖此宗教儀式慈悲的初衷4。例如,臺灣人每年花近 600 萬美元放生 2 億隻野生動物5。被放生的動物多種多樣——鳥、魚、蛇、蛙、龜、昆蟲、猴子,這些動物或是被狩獵者從野外捕獲的,或是從當地寵物市場上購得的,牠們被放生到臺灣島上的河流、山地、森林、湖、水庫6。大規模放生可能會對當地生態系統造成長期破壞7。據調查,紅耳滑龜(學名 Trachemys scripta (Schoepf)),當地人稱之為“巴西龜”,是臺灣所有被調查河流中數量第二多的龜8。
許多放生非在地物種動物的行為會導致生物入侵,通常來說,根除已在本土立足的入侵物種是不可能的,也極少採取此種措施5,6,9,10,11。據估算,外來物種入侵造成的代價相當於每年 1000 億美元12。據估計,美國由於來自東南亞的臺灣白蟻(臺灣家白蟻,學名 Coptotermes formosanus)入侵,每年因房產損毀、修繕以及相應的滅蟲措施而耗用的經費達 10 億美元13。
放生還會增加當地物種的競爭或捕食壓力,導致基因湮沒(gene swamping,兩種通常相互隔絕的種群相互接觸,數量多的大種群致使數量少的小種群喪失基因多樣性),傳播疾病。有些疾病的傳播會影響人類健康14,15。
即使放生的動物屬於本土物種,也應當謹慎。放生屬於本土物種的動物會造成潛在影響,這些潛在影響是可以預知的,因為人們從其他情形中清楚地認識到,本土動物也會把我們不希望看到的疾病帶入本土種群,造成不必要的後果,或成為基因污染的管道。多年來,在實施物種復育的過程中,把珍稀動物放歸野外時,都會考慮到上述潛在影響。但事實上,任何放生都應當同樣地考慮此等潛在影響(無論放生的是本土動物還是非本土動物)。若放生的本土動物是從野外捕獲並且被關在擁擠的寵物店數周,隨後如現行放生那樣,被隨意選擇地點放生,則更應當考慮相關影響。在這種情形中,一些患病動物容易把疾病傳染給同一處數量龐大的其他動物,這些動物一旦被放生就會把疾病傳播給野生種群。如果把來自不同種群的動物釋放到同一地點,種群間的基因獨特性就會很快弱化甚至完全喪失。
考慮到世界各地每年舉辦放生活動的規模和頻率,以及此類放生活動對生物多樣性造成的不利影響,國際保育生物學學會 (SCB) 宗教與保育研究合作小組 (RCRC),以及宗教與保育生物學工作分組 (RCBWG),建議亞洲、北美、澳大利亞及其他國家的政府: (1) 與宗教組織合作,精心設計課程,教育實施放生的信徒,(2) 制定規章,禁止以任何目的把非在地(native)物種動物釋放到自然環境,包括放生行為, (3) 落實執法16。市場交易監管也是綜合管理計畫的重要內容之一16。以下敘述放生問題的科學證據,推薦首選政策,並向政府和社會各界提出相關建議。
來源http://www.east.org.tw/that_content.php?id=584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