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分類:聖賢偉人 (4)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陽明心學四誡四事規原名為《教條示龍場諸生》,是王陽明初創心學後在貴州龍場為弟子們立下的訓誡,它包括四方面:立志、勤學、改過、責善。

1、立志

立志,就是意之所向,它是王陽明心學的一大主題,也是王陽明人生初始的主題。據說,王陽明12歲時在北京長安街漫步。一大仙模樣的人拽住他說:「我為你看相,不收錢。記住我下面的話,你的鬍子到領口時,進入聖境;鬍子到胸口窩,結聖胎;鬍子到小腹,聖果圓。」

這段話翻譯成現在的話是這樣的:你30歲時能在學問上登堂入室,四十歲時可建立完善的思想體系,50歲左右,就能將思想體系運用到實踐,由此人生圓滿。

人間淨土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一、三十歲以前是庸人

曾國藩的老家是湖南省湘鄉縣大界白楊坪。地處離縣城一百三十里的群山之中,雖山清水秀,風景不惡,但交通不便,消息閉塞。曾國藩在詩中說這裡「世事痴聾百不識,笑置詩書如埃塵。」二〇〇八年四月,我去探訪這個地方,發現它到現在似乎也不怎麼需要與外界打交道,班車次數極少。我從韶山出發,居然輾轉顛簸了整整一天,換了五次車(包括摩的),才到達這裡。在晚清時代,這裡的閉塞程度更可想而知。在曾國藩的父親曾麟書之前,幾百年間,這裡連個秀才也沒出過。不但「無以學業發明者」,也沒有出現過大富大貴之族,可以說是一處被世界所遺忘的角落。

ADVERTISEMENT

傳統時代,農民們想要擺脫面朝黃土背朝天的困窘生活,幾乎只有供子弟讀書一途。曾國藩祖父曾玉屏中年之後的全部期望就是子孫們靠讀書走出這片天地。他不惜血本,供長子曾麟書讀書,「窮年磨礪,期於有成」。然而,曾麟書資質實在太差,雖然在父親的嚴厲督責下,兀日窮年,攻讀不懈,卻連考了十七次秀才都失敗了。

作為長孫,曾國藩身上背負著上兩代的希望。然而曾家的遺傳似乎確實不高明,曾國藩從十四歲起參加縣試,也是榜榜落第,接連七次都名落孫山(曾國藩的四個弟弟也沒有一個讀書成功)。曾家已經習慣了考試失敗後的沮喪氣氛,他們幾乎要認命了。然而,二十三歲那年,曾國藩的命運之路突然峰迴路轉。這一年他中了秀才,第二年又中了舉人。又五年之後的道光十八年,二十八歲的曾國藩中了進士,授翰林院庶吉士。

人間淨土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重點提示】

男兒自立,必須有倔強之氣

少年當有狂者進取之趣

文章標籤

人間淨土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曾國藩的修身藝術:一勤天下無難事,一懶世間萬事休!
曾國藩說為官者當有五勤:“一曰身勤:險遠之路,身往驗之;艱苦之境,身親嘗之。二曰眼勤:遇一人,必詳細察看;接一文,必反複審閱。三曰手勤:易棄之物,隨手收拾;易忘之事,隨筆記載。四曰口勤:待同僚,則互相規勸;待下屬,則再三訓導。五曰心勤:精誠所至,金石亦開;苦思所積,鬼神蹟通。”


曾國藩的“五勤”之道雖是為官之道,同時也是為人處世之道:

人間淨土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